2025年“中国潜力OECMs案例”探索活动(北京站)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2025-09-29

2025927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华泰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和北京市温榆河公园协办的“中国潜力OECMs案例”探索活动(北京站)在北京温榆河公园顺利举办。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刘春龙、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公共传播室负责人李鹏辉、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副主任雷翔、北京市温榆河公园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李文宇、北京温榆河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张春等领导嘉宾出席,北京市青少年代表、公众代表约6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旨在积极响应“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推动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OECMs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其他有效区域保护措施)认识,引导青少年提高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保护意识,了解中国OECMs实践的模式和经验。本次活动紧密围绕OECMs的背景、定义、类型等内容,结合北京温榆河公园案例,通过专家讲解、动手实践、互动问答、青少年交流分享等方式,带领公众走进OECMs的世界,实地探索北京温榆河公园的玉湖(保育区)、曲河等生态保护点位,学习了解北京温榆河公园OECMs基本情况、温榆河公园的多种动植物、温榆河公园在区域生物多样性方面所采取的主要保护行动及成效等内容,感受温榆河公园自然带生境修复及生物多样性恢复后的成果。

20220108_A4821T01

刘春龙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OECMs作为国家保护地体系之外的有效区域保护措施,是推动实现“昆蒙框架”,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等相关方参与并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式。希望大家通过“中国潜力OECMs案例”探索系列活动,能够在亲身实践中理解OECM的内涵意义并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IMG_9934

李文宇从温榆河公园的规划建设背景、系统性修复与多功能共赢的规划理念、基于“曲河”案例的精细化生态工程示范区建设经验三个方面分享了北京温榆河公园的生态实践。

14

 

活动现场还邀请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高级工程师史洋、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沐先运给大家带来生动有趣的科普课堂,讲解了香蒲、芦苇、莲、荇菜等水生植物和紫薇、狼尾草、狗尾草、虎尾草、银杏、柳树、扛板归、野大豆等陆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园区里随时出现的善于潜水的小䴙䴘、枯枝上的啄木鸟、水上漂的白骨顶、成群结对飞行的灰喜鹊等多姿多彩的鸟类,也令孩子们欢喜雀跃。在专家的讲解下,孩子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功能有了更深的理解。活动中,青少年们在专家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搭建本杰士堆,通过动手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其概念及意义的理解。

23

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们纷纷表示,通过实践探索,收获颇丰,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深入理解OECMs的重要性,并愿意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愿意在日常生活和学校活动中带动更多的人加入OECMs保护活动

f2e6b4c56347fc99a74d3e90b3a8d207

此次活动为“中国潜力OECMs案例”探索活动的第二场,接下来还将走进上海,带领更多的青少年走进OECMs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