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低碳城市在行动,中瑞低碳城市交流活动在保定召开

发布时间:2014-09-10所属期数:2014.3
文、图/唐玉佳

  4月30日,由瑞士驻华大使馆和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低碳城市在行动——中瑞低碳城市交流暨专家研讨会”在保定市举行。会议主要就如何借助瑞士新能源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共同应对京津冀环境问题进行了研讨。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环保部宣教中心、瑞士环境科技促进署等相关单位应邀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京津冀都市圈的概念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以北京、天津两座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唐山、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和张家口八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该区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2013年,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河北省有七个在列。保定市长马誉峰在提及保定污染对北京的影响时坦言,距离北京180公里,首都的外来污染保定“功不可没”。唇亡齿寒,北京的发展离不开京津冀地区的支持,如果离开了这些地区的支持北京就是孤掌。如何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使京津冀地区协调、均衡、成一体化发展,也成为此次会议的讨论焦点。保定是国家发改委确认的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中唯一一个地级市,而低碳试点城市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和“十二五”节能目标优于其所属省份,措施也更加有利,其低碳化的尝试如果获得成功将可能为其他城市和地区实现低碳发展做出表率。

  在会上,保定市副市长刘颖代表保定市政府回顾了过去三年来与瑞士驻华使馆在低碳城市建设领域的合作经验,并且提出中瑞低碳城市项目将保定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为保定市在低碳城市的机构建设、政策管理工具的研发、绿色发展道路选择方面都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京津冀的一体化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具有显著的带头作用,全国很多城市群和京津冀地区有着非常相似的经济、资源、环境问题,如果这样的模式可行也能为其他城市区域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有效途径。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也在会上指出,中国和瑞士在经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环保清洁技术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及生效将为两国及城市间的全面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中国和瑞士的低碳城市项目与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十分契合,将为中国城市未来更多地引入瑞士先进的绿色、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政策、理念、管理方式、技术实现路径提供一个全新的项目平台。

  城镇具有巨大的行动潜力,节能措施将产生放大效应,对于建筑、贸易和产业产生带动效应,从而带动地区产业投资,减少对于外来能源的依赖,提高居民生活福祉。这是一个由“需”到“供”的过程,比起那些单纯地为了经济收入而开展的“招商引资”可谓是实现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赢的局面。这是瑞士能源城市协会秘书长罗伯特•霍拔提对新能源城市管理所持的观点,同时,他也提及了欧洲在建设低碳城市时的主要活动领域:首先是政府层面的公共发展计划,包括能源政策,行动计划,规则以及推广与强化;接下来分别是:公共建筑/设施(能源管理,建筑能效)、市政方面的节能与减排(电力,分散供热,可再生能源,水供给,废物处理)、交通(公共交通,低速交通区,停车管理,步行区,自行车路线)、内部组织(能力建设,协调与质量控制)以及对外交流(相关信息、成功经验以及资金扶持)。


  在接下来的环保专题讲座中,绿色建筑专家波尔斯特里和瑞士清洁技术项目的负责人马瑞,简要介绍了瑞士在节能、环保、城市规划、绿色建筑和清洁发展方面的经验。环保部宣教中心副主任何家振与大家分享了如何推动我国的环境教育立法以及怎样引导公众有效地参与低碳行动的相关经验。清华大学的孟延春教授、埃森哲北京技术研究院的刘东院长、河北大学副校长王凤鸣教授分别就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最新的数字技术与环境以及低碳城市发展的政治学思考等领域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言专家解答了与会人员的问题,并就如何更好地将国外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展了讨论。

  此外,研讨会还得到了与会中瑞企业家的热诚关注。中康韦尔环境科技公司董事长陈龙认为,中瑞低碳项目不仅仅提升了企业的效能,它同时还是企业提升社会道德价值的契机。保定科泰新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永海认为,低碳项目使得本公司研制的新型铝制中空板材找到了新的市场方向,该产品可以比同类产品降低50%能耗。这是企业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追求和市场的肯定。

相关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