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怎样走好“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环境经济学新论》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4-09-10所属期数:2014.3

How to do a good job on "pollution first and then treatment"

文/ 郭沛源


  张坤民老师翻译了一本日本著作《环境经济学新论》,书中谈到了日本“先污染再治理”的例子,对我们有借鉴作用。全书十章,从环境问题、环境治理、环境经济评价、环境政策手段、环境修复、企业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等多个方面对环境经济学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对入门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环境经济学新论》之“新”可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潜在能力(Capacity)和治理(Governance),这体现了作者在新时期处理环境与经济问题的核心思想。他将环境问题扩展为可持续性的问题,涵盖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即环境问题的核心不仅仅是保护资源,而是如何让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社会延绵不息。潜在能力则更多从人的角度出发,他认为解决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不让人忍受污染损害,而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便每个人能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治理则力图超越政府(Government)政策的单边框架,作者认为环境治理要动员利益相关方参与,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有机融合,治理方法也更具多样性。这些理念都比较前沿,隐约能看到发达国家正在从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认识环境问题——不仅仅要遏制污染,更要创造一种新的让环境、经济和社会融合的体系,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国民的幸福感。这或许也说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先污染再治理的阶段,在探索新的发展阶段——正如我们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经济学新论》的第七章“通过环境修复实现地区重建”详细分析了日本在水俣病(汞中毒)、痛痛病(镉污染)、四日市哮喘病(大气污染)等公害事件(多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的应对措施,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作者将环境修复措施分为四个阶段:定损救助,即确定受害者及赔偿方案;环境净化,即控制污染源,并实施源头治理;社会修复,消除居民与企业、居民与当局的对立情绪,改善污染地区的社群关系;经济重建,谋求以环境为中心的地区经济重建,重塑可持续的地区经济。

  从书中案例看,日本处理这些公害事件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也是碰了很多钉子才慢慢摸索出来的。水俣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病实际上是因为汞污染导致患者手足协调失常甚至行动障碍,罪魁祸首是流入海湾的工业污染。因为牵涉者众,受害者认定困难,政府一开始规定由县知事进行认定,看似简单,但结果却是很多申请认定未被认定的患者提出司法认定的要求,最终经司法认定的患者远远超过行政认定的患者。另外,水俣病刚出现的时候,被谣传为传染病,给患者和水俣地区的居民都带来很多苦恼,据说严重到“只要一听说是水俣出生的人,婚事就会告吹,聘用就被取消”的程度,水俣产的农产品和水产品更无人问津。结果,未患病市民迁怒于患病市民,导致市民之间、患者之间、患者同政府之间产生了许多激烈的矛盾。这样的矛盾一直到1990年含汞淤泥处置完毕(花了数十年!)之后,政府才开始着手解决。取得突破的是1994年上任的水俣市长,他认识到消除对立是地区重建的开端,上任伊始就举办水俣病牺牲者追悼会,公开承认以往市政府的水俣病对策是错误的,并对此做出了反省和谢罪。此后,他又开办了各种学习会、演讲会、对话会、国际会议等各种活动,鼓励市民思考与行动。最终,水俣市在1996年制定了第三次综合计划,把“实现环境重建和产业重建的产业文化城市”作为城市重建的目标。这并不是委托专家完成的,而全部是由市民参加制定完成的计划。此后,水俣市可谓旧貌换新颜,2001年获得经济产业省和环境省颁发的“生态城市”称号。

  这一案例不禁让人唏嘘:排污容易治污难,治污容易治心难!恐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面临同样的挑战。日本的教训可做他山之玉。

作者单位: 商道纵横

相关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