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月,戈尔巴乔夫(苏联前总统)在人类生存全球论坛上(Global Forum for Survival of Humanity)抛出仿效国际红十字会回应紧急医疗模式,成立一个可以加速解决环境问题的跨国组织的想法。延续此想法,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世界各国议会首脑环境大会上,参会代表们委请戈尔巴乔夫创建此组织。与此同时,瑞士议会议员罗兰•威德克尔因同样的目的成立了“世界绿十字会”,两个组织最终于1993年宣告合并,成为“国际绿十字会”,许多有名望人士也应戈尔巴乔夫先生的邀请,加入该组织的理事会及荣誉理事会。1994年春天,第一批参与国际绿十字会的成员在海牙正式加入,这批成员包括日本、荷兰、前苏联、瑞士、美国等多国的政治领袖。
为取得公信力,建立成员组织机构规则是国际绿十字会的重要工作。各国成员既可享受自主执行计划的权利,亦可参与至少一次国际计划。
迄今为止,国际绿十字会陆续在世界各国成立了30个分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经济社会理事会已经授予国际绿十字会的咨询地位,同时,国际绿十字会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认可的观察员组织;此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人道救援突发环境事故小组(UNEP/OCHA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Section),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及许多其他国际组织都与该组织保持稳定密切的合作。
国际绿十字会的使命是:通过培养价值转移促进一种全新的全球相互依存观,即人类与自然关系上的共同责任,以协助确保全人类享有一个公平、永续且安全的未来。就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方面,绿十字会从国家及国际的倡议计划到个人的培训,都提供了全面的方案,以增进所有厉害关系人之间的合作。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跨越所有的疆界与阶级,需要一个超越治理和政策的解决方案,链接大家共同的责任,为全人类创造永续和公平的未来。
为促进人们价值观与行为的改变,国际绿十字会采取了以下行动:通过“地球对话”活动促进“地球宪章”的落实;帮助并鼓励绿十字成员组织在各地举办环境教育活动等。这些方案力求突破安全、贫穷与环境等议题间的关键枢纽,并有效促进和改变政府与民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绿十字会的主要工作是:为建立永续的全球社群,确保政府机构,民间团体与公民社会在价值、行为与态度上的基本改变推动法律、伦理及行为规范;预防并解决环境恶化导致的冲突;为战争及冲突等环境受害者提供援助。
绿十字会认识到,面对持续攀升的世界人口以及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上升,因争夺资源而引发的冲突状况也将日益严重,尤其是水资源与能源领域,因此,针对这两个领域而开展的项目该是组织今后关注的重点。
2000年,国际绿十字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提出“水和平”(Water for Peace)计划,其主旨在于提高地方当局及公众对于水冲突的警觉及参与性、整合性的管理、促成相关国家的有效对话,使潜在或实际存在的几个冲突区域的紧张情势降到最低。
国际绿十字会以“全球论坛”为基础,该论坛是由宗教、科学、文化等世界各界代表和各国议员所组成。在和平共处、发展经济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日益重要,因此国际绿十字会的成立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编译/郑殷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