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倡议今年不寄贺卡 破坏环境耗费惊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08:02 广州日报大洋网

  倡议: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珍惜宝贵的森林资源,今年过节少寄或者不寄贺卡,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或者其他更加环保的方式,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问候。  

  昨天,广州市环保局首次以官方名义,向全市市民发出书面倡议书———珍惜宝贵的森林资源,今年过节不再邮寄贺年片!


  每年到了年末,广州市民投递的各类贺卡都会陡然增多。有关数据表明,一张最普通的贺卡起码要消耗掉10克的优质纸张,每10万张贺卡以1吨计,意味着广州1000万人口每人邮寄一张贺卡,就要砍掉近3000棵十年生的树木,耗电1万多千瓦时,排废水30000多吨!如果每张贺卡的购买费、邮寄费只以1元来计算,耗资就高达1000万元。这些消耗对于资源已经比较紧缺的广州来说,不啻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记者了解到,今年广州环保局以官方身份出面号召市民“减卡救树”,在广州是首次,在全国也并不多见。有关人士表示,实际上不只是贺卡,从某种程度上说,节日礼品上附随的过度包装、年末扑面而来的年历、台历……很多看似平常的“习惯”从环保的角度来看都不啻是一种“陋习”。有关部门表示,希望这次先以“减卡救树”作为契机,将环保意识植入市民心中,并在今后把“环保消费”的理念推入到更广阔的层面。  

  贺卡故事:20年总计卖出贺卡超过10万张 贺卡王“金盆洗手”

  昨天晚上6时,广州市西门口人来人往,十字路口的各家档口灯火辉煌,这正是一天生意的另一个高潮。已经卖了20年的贺卡“专业户”的刘正祥(化名),没有像往常一样准时打开招揽客人的扬声器———他的档口里,已经看不到一张贺卡。

  虽然每年这个时候,正是兜售贺卡的黄金季节,不过老刘却说:“从明天起,不卖了。”他说准备改行开花店。

  “唉,现在贺卡做不动了,一元两张都没有人买。”神色落寞的他,用手向记者比划着,“都去了那里”。“那里”,是老刘档口斜对面的一家网吧。老刘说,最近几年,网上开始出现电子贺卡,“无论买多少张都不要钱。每个小时就要2元上网费。”以前来老刘档口里买贺卡的学生们,绝大部分都被网吧拉走了。

  上世纪90年代生意最好

  然而,要讲起早几年,甚至早20年前,那时老刘可是名噪西门口的贺卡大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老刘就卖贺卡,时至今日,老刘掐指粗略算算,“从我手上卖出的贺卡不下10万张。”

  谈及贺卡20年来变迁史,老刘完全了如指掌。他说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贺卡风刚刚从港台吹过来,虽然那时候的贺卡印制很粗糙,图案也主要是港台明星,或者很单一的花草图案。“但是买的人很多,主要是学生,他们往往省吃俭用花1毛钱或者2毛钱,买两张贺卡送给同学。”

  老刘说,那时学生们送贺卡也很讲究,主要在小学、初中或高中毕业时送。彼此留作离别纪念,而纪念的话,也就写在贺卡的背面。

  “上世纪90年代是我生意最好的时间”,老刘说,他生意最好时,每天可以卖到500张左右,除了学生和一些成年人光顾外,很多企业也往往在元旦、春节前来“团购”,“一买就是上千张”。

  “那时候,好像一下增加了好多个节日,中秋、元旦、春节,甚至教师节、母亲节、儿童节,甚至连愚人节都有好多人来买贺卡。”精明的老刘,往往会根据不同节日,摆出不同的贺卡来卖。老刘说,他还会根据一些企业的需求,卖些在贺卡上标有“恭喜发财”、“步步高升”、“全家幸福”等吉利语言的贺卡。

  孙儿劝贺卡王隐退

  最近几年,老刘开始感到了贺卡市场的竞争压力,“刚开始和邮局竞争,他们搞了可以兑奖的明信片,可以直接邮寄;现在还要和互联网竞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刘不喜欢卖那种整人、恐怖或者脱衣贺卡,这让他也失去了部分追赶时髦的“学生客户”。

  老刘说,虽然现在每天还是有人来买贺卡,但主要是一些企业团购,学生则相对很少。“基本上每天只能卖几十张。”这个数量,和老刘贺卡生意最辉煌时相比,可以用江河日下来形容。

  然而,真正促使老刘“金盆洗手”的,却是他的孙子小刘,小刘现在荔湾区一家中学读高二。以前是一个老趁老刘不注意时,从档口里偷偷拿几张贺卡送给同学的一个顽皮孩子。“去年他上高中后,有一天突然回家问我,这些年卖了多少贺卡,我告诉他,可能有接近10万张。孙子沉思了一下,很愤怒地告诉我,‘你砍了30棵树’!”

  市民不再热衷买贺卡

  “你现在还送贺卡给别人,或者经常收到别人的贺卡吗?”昨天,记者就此问题随机采访了十多位不同年龄的市民,得到的答案是,每到元旦或者春节时,偶尔会收到一两张,相比过去少多了。“不过网上贺卡、短信或者电邮会相当多。”

  在东风路某小学门口,3位学生告诉记者,现在很少买贺卡,同学间主要是发网上贺卡祝贺。“我们都喜欢自己亲手在网上制作贺卡,然后通过MSN、QQ或者电邮发给对方。既有意义而且环保。”

  老刘最早的那批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顾客,如今似乎已经也不再热衷买贺卡,“麻烦!现在在哪里都可以打电话、发电邮联系。”

  在某企业人事部门工作的张先生表示,2005年元旦春节前夕,单位仍然会给客户发送贺卡,不过感觉上已成“鸡肋”:“虽然大家都不看重这张贺卡的价值,但十几年养成收寄贺卡的习惯,如果突然改变,怕引起客户的介意。”

  相关链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贺卡的国家

  贺卡不是“舶来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贺年卡的国家。远至宋代我国就有了互相投递“拜年帖”的风气,这实际上已是贺年卡的雏形。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贺年卡风靡全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贺卡的身价一落千丈,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逐渐成为人们表达祝福的主流方式。(金叶 严利 成丹)





返回
“中国环境在线”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中国贝迩项目办公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