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节节攀升:汽车不能承受之重

 


2004-11-18 10:41:55 新民晚报 『文章内容彩信发送』 『手机看新闻』

燃油又涨价了!汽油涨,柴油涨,连机油也跟着涨。而且,这一涨就突破历史最高点。由于国内油品市场逐渐在和国际市场接轨,国际上油品价格的波动就会直接影响国内油价的上涨和下浮。自国家在2000年实行燃油浮动价格以来,从来就是有涨没落,节节攀高。最近油价上涨似乎频率更为集中,一连多次,几乎到了涨价密集频发段区域,到了有关部门要叫停的地步。

面对未来长期缺油之痛,人们的神经被石油问题牵动,中国汽车呼唤节能技术的普及。

中国汽车耗油节节攀升

以相关国际标准计算,中国大陆每天大约消耗540万桶石油。其中,汽油约占26%,燃料用油约占12%,柴油、煤油和喷气机燃料即航空煤油约占33%。顾名思义,汽油的消耗主体便是汽车。汽车走入家庭,汽油消费强劲。

有关方面统计,2004年初在中国道路上行使车辆约为1990年的4倍左右。随着经济稳定增长,为维持增长就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汽车消费趋势。以20%左右的汽车产量增长率计算,则将有2050万辆左右的机动车保有量。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人口资源相比较而言,汽车拥有量的上扬空间十分巨大。业内人士预测,在2002年至2005年之间,中国轿车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0%,而机动车销售增长率约为20%左右。那么必须承认,汽油的消耗比例也将随之年增长到38%左右。

据中国有关方面的测算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机动车大约消耗我国石油总产量的85%左右,且有继续攀升之趋势。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靠大量进口,来填补越来越大的供需缺口。2003年中国共进口原油9112.63万吨,同比增长31.29%;国内原油消费量为25231.2万吨,同比增长10.15%,原油消费总量为27389.2万吨,同比增长11.52%。

缺油之痛开始在中国蔓延。有关权威人士近日透露,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三分之一,而且“这一趋势仍在增长之中。”

中国汽车多烧了10%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立了汽车合资企业,但也引进了一些相对高能耗、低档次的产品。毋庸讳言,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著名汽车大公司不会自觉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机动车燃料消耗标准,国内的合资伙伴就更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引进较差的技术。据业内人士披露,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某国际品牌商务车,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油耗是其全球同品牌类车型中油耗最高的。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汽车制造商投入巨额广告费用以影响媒体,以媒体将制造商想法转换成客户想法,惯有其例。他们的经验居然在中国也获得成功。合资公司是以市场换取技术,但某些合资公司中方经理居然认为,目前轿车不好卖不用降价而要减税,政府应该贴钱让其卖外国品牌轿车。众所周知,征收特定道路附加税,是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城市道路是全体纳税人的税金筑成,税赋公平原理蕴含其中。人们怀疑,废除轿车消费税的文章,或者就是那些跨国汽车公司“洗脑”的结果。

与此同时,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行使在中国公路上的机动车,其燃料消耗水平普遍比世界上发达国家高10%~20%左右。以目前汽车增长的速率计算,中国汽车所耗石油以6%的平均速率增长,则到2030年耗油则达2.63亿吨,比2000年高5倍之多。道路交通所耗费的燃油将在未来20年以及更长时间内成为石油的最大消耗部门。耸人听闻的是,汽车走入家庭,如不能迅速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中国汽车将“渴死”。

中国石油:难以为继窘况

尽管2003年中国石油创纪录地达到340万桶/天的产量,一跃而成世界上第五大产油国。但据媒体透露,目前中国主要油田产量连年递减,自然下滑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以大庆油田为例,1963年建成投产后呈成熟趋势,但同时也呈现产量递减趋势,年平均递减速率2.2%。2002年以来以每年3%的速率下降,呈新趋势。第二大油田辽河油田产量也在迅速下滑。

需求拉动消费,商品规律又一次逞威于自然资源。发展小轿车,燃油粥少僧多,难以为继的石油窘况困扰着中国高层决策领导班子。

自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就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石油进口国。目前,整个中国经济所需石油35%依赖进口。然而,据国际能源署(IEA)估算,至2030年中国石油进口比例将高达84%之巨,乃至可能突破90%。尽管这样的高比例进口可能是中国执行石油储备政策的结果,在世界同类进口国还不是独此一家,相邻的日本与韩国的石油消费100%依赖进口。需要指出的是,一元的能源供给来源与多元的国际政治格局并存,“让中国受制于中东石油而维系经济命脉更加有碍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同济大学校长万钢不无忧虑,如是评价。

中国汽车:降耗15%目标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中国汽车的耗油标准。不能达标的给予一定时间整改,依然如故者将不允许维持生产,不允许上牌上目录。这表明,中国高层已经意识到提高自身汽车燃油效率的紧迫性。在采取替代能源之前,这将有助于迫使国际大汽车制造公司将最先进的汽车技术带入中国的合资企业。

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提出,2010年左右将使中国的机动车百公里油耗降低15%。如果这个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我们的车辆燃油水平也只及日本的1995-2000年耗油水平。

同济大学的一项相关研究表明,采用近期技术,即采用发达国家目前普遍采用且投入成熟商业运行的相关技术,中国未来5年内可将载客汽车的燃油效率提高(20-30)%左右;采用中期技术,即未来10年内有望投入成熟的商业运行的,可在2015年将燃油效率再提高10%左右;若采用远期技术,即刚刚处于商业化初始阶段并有望在20年内推行的,可全面提高燃油效率(50-80)%左右。

这就是说,能够制定相关政策,运用或部分运用这些近期、中期或远期相关技术,推动合资企业先行一步,淘汰落后,加剧竞争,从2030年开始则将节省燃油消耗达每年7000万吨左右。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数目恰恰与每年进口的石油量几乎持平。如同时采用混合汽车动力,氢能电池,则中国汽车将会节省更多的石油。

业内专家认为,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与日本分别设定了未来10年的燃油经济性目标,即分别再提高36%和25%左右。如果届时中国顺利和世界先进的汽车燃油技术接轨,则在2020年可提高我们的燃油经济性水平达50%左右,从技术层面上看这是完全可能的,从经济上看也是非常合算的,从政治层面上则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油价上升,中国汽车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技术革命,走向高效节能化的时候了!中国汽车工业不能单纯地把眼光放在迅速提高产量和销量上。




返回
“中国环境在线”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中国贝迩项目办公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