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与和平崛起

 


经济观察报

一个大国的崛起是否必然伴随着全球性的动荡乃至战争?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在一片对于中国崛起的忧虑之中,提出了“和平崛起论”。这位72岁的资深理论家相信,中国可以打破自2500年前修昔底德开始的理解国际冲突的基本框架,中国可以为国际关系的核心困境“和平变迁的问题”提供新的角度。

  “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成事实。”在中国每年一度最重要的政治生活“两会”召开期间,中央党校更为年轻的副校长李君如响应了郑必坚在4个月前的判断。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在3月7日表示,国力正在上升的中国和一战的德国、二战的德日,或二战后的苏联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并没有通过军事扩张挑战现有国际体系的企图,也没有在已有的国际体系外另造一个体系搞对抗或冷战的想法。

  惟一令李君如担心的是,对于资源、尤其是能源的不断上涨的需求,可能导致国际政治上的某种摩擦与冲突。过去两年的历史表明,中国不但是伦敦商学院院长劳拉·泰森所说的“令人生畏的出口机器”,也成为了令世界瞩目的基础设施基地与原材料加工厂。它旺盛的需求已使OPEC提高了2004年的原定产量计划,使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像4年前的dot-com公司一样上涨,使韩国已经倒闭的造船厂重新开工,以便为中国运输更多的原材料,而在全球铜消费总量中,中国所占份额已从1990年的不足5%升至2002年的逾16%。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锡、锌、铂、钢材及铁矿石消费国,它在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一些预测相信,到2010年时,中国的石油进口将达到今天美国的水准。在整个西方开始呈现非工业化的趋势时,中国所主导的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工业化进程开始不断提速。

  世界的能源储备能够支持一个像美国一样强大、人口却多得多的国家吗?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约翰·格雷相信,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世纪,人们是为了观念与意识形态进行战斗,而不再是为了钻石、食品、水源、土地。马尔萨斯理论在过去100年间被彻底抛弃,人们相信伴随着技术进步,一切匮乏都将消失。

  “21世纪历史将回归到正常的轨道”,在2002年10月25日发表在英国《新政治家》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约翰·格雷描绘了一幅悲观的景象,大国将再次为资源争夺而战。1991年的海湾战争已是这场新的争夺的前兆,而美、俄、中在中亚地区的微妙关系,也已经暗示了这场游戏的到来。但令人喜悦的是,在过去200年中,对于资源稀缺的悲观性预言从未真正实现过。按照马尔萨斯的判断,地球早已崩溃,我们也至少叫嚷了30年的石油危机,而新技术总是能够寻找出新的替代品,创造出新的机会来消除危机。

  中国的崛起是否可以为过去的老问题提供新的答案:首先,崛起之后怎样保证不不断扩张;其次,我们的历史在多大程度上逃脱了原始面貌,是否在生存压力面前不堪一击,人类是否真的会面临如大多数科幻电影所描述的为了争夺纯净水、空气而厮杀。

  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比如未来20年,中国的崛起都将为世界的稳定做出重要的贡献,它在经济上的迅速成长使它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并与主要大国美国间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关系,这种关系为世界的和平提供了某种基石。但这一切是否包括一些前提,比如世界不面临根本性的资源匮乏。

  至于在一个更长远的语境内,“和平崛起论”表达的是我们良好的期待,中国崛起的过程,将是21世纪前半叶最值得期待的历史事件。





返回
“中国环境在线”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中国贝迩项目办公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