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5日中午12:00,北京师范大学BELL绿色示范课程的学员共46人来到了位于北京市城南大兴县亦庄镇政府西南约4公里的南海子麋鹿苑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和学习。
在得知要去麋鹿苑参观的消息之前,大家就对此次活动从满了热情。因为大家都想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亲眼目睹曾在中国大陆上灭绝了近百年的“四不像”,并想通过参观、考察和学习来了解麋鹿苑的管理模式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等等。中午12:00整,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和管理学院的BELL课程的学员在北师大环境学院门前集合,乘车前去麋鹿苑。

沧桑陈列室
在行进的途中本次活动的领队,北师大环境学院的博士生肖芳同学给学员们初步地介绍了南海子麋鹿苑的情况并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安排。为了避免大家感觉旅途枯燥乏味,学员们在车上举行了小型的联欢活动,大家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到达了目的地。
苑门内左侧立了一块牌子,上面记载了麋鹿的发现——灭绝——回归的过程,这让学员们体会到了麋鹿的可爱与可贵。在麋鹿苑沧桑陈列馆中学员们对麋鹿在鹿科动物中的位置、与人类在远古时代共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情景以及麋鹿的发现、灭绝和回归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通过观赏麋鹿的生活图片熟悉了麋鹿的生活习性等。在听了讲解员的介绍之后,了解了这个皇家苑囿的历史以及其作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在北京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世界灭绝动物墓地

绿色格言
随后,大家在苑内参观了世界灭绝动物墓地、麋鹿饲养区、麋鹿柱以及生态足迹等景点,这些景点给学员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印象最深的就是生态足迹和世界灭绝动物墓地,几个逐渐变大的脚印让学员们联想到很多。越是发达的国家其生态足迹就越大,这不得不让人们深思世界能源和土地的分配公平吗?为什么发达国家总是比发展中国家占有更多的自然资源却排放更多的污染物呢?世界灭绝动物墓地以多米诺骨牌的形式描述了世界上动物的灭绝顺序,人类竟然在鼠类之前灭绝!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为那些处在濒危状态的动物做些什么呢?麋鹿苑中这些景点都是以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深刻隽永的含义并给人留下难以泯灭的印象,给人以长久的启示,这正是其作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成功之处和闪光之点!

滥伐森林的结局
环绕麋鹿苑行走,在路的两侧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石椅,上面写着“绿色格言”,句句精辟,句句发人深省。“人类是唯一会脸红,而且应该脸红的动物。”这样一句话会让人想到什么呢?人类是否应该停止对地球的肆意破坏呢?因为“我们不能容忍地球裸体。”
学员们在参观麋鹿苑之前都清楚滥伐森林的结局,在苑内只用几个木桩搭建起来的字就非常形象地将这个结局展现给了参观者。由森 林 木
十的过程,揭示了人类滥伐森林的结局就是使地球变为人类自己的墓地。这是一个多么有创意的想法啊!在麋鹿苑内像这样经典的创意还有很多,学员们的一致感觉就是不虚此行,受益颇多,不仅加深了环境类专业学员学好本专业知识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决心,同时也增强了其他专业学员的环保意识。

环苑麋鹿饲养区
在麋鹿苑内最为壮观的景色还要数2.5公里的环苑麋鹿饲养区,在观鹿台上放眼望去,饲养区中间有个圆形的火炬树岛屿,红红的叶子点缀这块饲养区。一大群麋鹿在紫苜蓿地上安详地休息,尽情享受着这份恬静与自在。生活在城市的喧嚣中的学员们,看到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都激动万分。

麋鹿还家二十周年
然而在这样和谐美丽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外围却上演着触目惊心的悲剧,在麋鹿苑外围的一侧有一个巨大的采砂场,深度已经有几十米,看到这一场景,学员们不禁感叹,长此以往,这将影响到苑内的地下水供给,破坏这片湿地生态系统。我们非常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这种现象,
保护我们人类的朋友——麋鹿、保护危在旦夕的湿地生态系统!
我们参观麋鹿苑时,正值麋鹿苑举办麋鹿回归二十周年的纪念活动,这也给我们的这次活动增添了另一个意义,作为课程的学员可以尽自己的所能来传播麋鹿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麋鹿苑、了解麋鹿的生存和繁衍。同时,宣传保护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这才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深刻意义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