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王培


  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上,人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的过程。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由于人类自觉不自觉地过分强调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在短短的100年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发展到很不和谐的地步,大自然也毫不留情地对人类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报复。厄尔尼诺、温室效应、沙尘暴、洪涝、干旱、荒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为此,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这些代价也警示了世人:大自然并非取之不尽的,也并非简单单一的,大自然就象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人类也生存于这张网中,从这张网中吸取营养同时也受制于此。
  对于人类来说,20世纪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这个世纪,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但是,这个胜利并没有把人类引向伊甸园,而是把人类拖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的出现,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南北极冰山的溶化,热带雨淋的急剧减少,物种的锐减,生物多样性的消失,能源的紧缺,土地的沙漠化,耕地的减少……这一切都使得地球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次出现了总体性的危机。 同时也使生存在大自然中的人类深刻认识到自然界并不是想人类想象的那么简单,“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表明,目前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而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是充分认识自然界的复杂性,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
  那么,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呢?我们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深知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尊重自然。
  人类历史曾被描述成一部与自然的抗争史。早期的人类活动简单到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对自然甚至其他动物曾经充满敬畏。然而,人类毕竟是地球上拥有知识自我积累与更新能力的高级生物。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希望摆脱自然的束缚,获取更大的身心自由,也慢慢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于是,自然的和谐被打破,人类有组织的行动对自然的塑造,远远超过其自身的演化。自然有其固有的规律,它不会容许人类的肆无忌惮,天灾与疾病或许是其加诸人类的约束。不断膨胀的物欲刺激了生产力的进步,也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性掠夺,于是今天的自然灾害中增加了太多人为的因素。
  但是自然界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空间配置,在一定时期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是生态系统能够各自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而处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能流和物流规律。只有顺从并利用这些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人们才能持续的取得丰富而又合乎要求的资源来发展生产,从而保持洁净、优美和宁静的生活环境。可惜的是,过去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往往只求获得某项成功,而不管是否违反生态学规律,以致造成一系列不利于生产发展又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恶果。大自然也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正如David Suzuki先生的《Nothing simple about nature》所讲We have to remember that nature does not behave in a simple, linear fashion. Our natural systems have, over millions of years, developed complex systems of checks and balances.。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充分、客观的去认识自然,从自然界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不要过度迷恋人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信条,实际上,现存的环境问题往往是我们对自然无知或盲目过渡使用的结果,它的最终解决需要我们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发现和掌握生态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总结经验教训,必须深知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尊重自然。才能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返回
“中国环境在线”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中国贝迩项目办公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