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一、课程描述

开课时间:2008年春季学期

主题: 环境技术的市场化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气候变化与人类未来
    Climate Change & Our Future

拟研究的环境技术:
  生物燃料、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碳捕获与封存、 氢气燃料的制备与应用、电动汽车、打印带碳粉回收与再制、公平贸易茶叶、节能合同管理、清洁发展机制、碳交易

地点:北京大学电教314
时间:自2月 21日起至6月8 日每周四17:50-21:00

  1、背景

  ·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运行,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及中国加入WTO等,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近年来一直迅猛。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面临如此巨大的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既要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遏制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

  ·2005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1.3%,比例之高在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 ,但环境质量仍令人堪忧。2005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32%和27%。在重点监测的340个城市中,约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气质量劣于三级。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远高于环境容量,国家环境安全形势严峻。

  ·2003年夏季,中国17个省市拉闸限电;进入冬季以来华东、华北、华南近10个省市拉闸限电,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2003年,全国用电增长速度高达14.7%,2004年用电量预计增长14.5%,拉闸限电的省级电网超过27个,2004年电力缺口大约3000万千瓦;专2005年电力缺口大约为1500万~2000万千瓦。2008年新春伊始,中国就开始面临巨大的煤、电压力。

  ·自199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2003年中国共进口原油9112.63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36.1%,而到2006年中国消耗原油突破3.5亿吨,有近一半的原油需要进口。在中东石油主产区政治不稳定,国际油价一度突破一桶一百美元关口的背景下,中国的国家能源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高达60%以上,国家能源安全堪忧。

  ·2006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24.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23.7亿吨,当年中国煤炭消费增长占全球消费增长的72% 。2007年中国净出口煤炭约215万吨,2008年有可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如果未来中国的经济也重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走过的道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保持为1,2020年中国的能源总需求将会达到40亿吨标准煤。?

  ·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总量目标计划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达到4万亿美元。如果不变革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加速开发节能技术和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的替代能源,中国将面临严峻的能源与环境安全问题。

  ·面对气候变化压力以及国内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需求,中国急需通过逐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建立以中国相对丰富的能源如煤炭、天然气为基础的能源产业结构,发展煤气化等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柴油等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保证,并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严峻的区域污染问题。

  2、教学目的: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环境类公共选修课,这对传播环境科学知识、提高青年一代的环境意识以及推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已开设的课程中,绝大多数都是理论课和基础课,如环境科学基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而涉及工商企业环境管理、环境投资和金融、绿色营销、环境技术创新等应用类、实务类课程不多见。本课程意在透过环境技术市场化这个题目来拉近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需求之间的距离,既为环境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又为社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思想、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为增强教学的“实战”效果,我们在2004、2005年推荐技术的基础上,2008年有11门环境技术供选课同学挑选。如生物燃料、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碳捕获与封存、氢气燃料的制备与应用、电动汽车、打印带碳粉回收与再制,这些环境前沿技术,深具市场化潜能、且为全球环境界称道、并已引起投资商关注。同时,我们还挑选了公平贸易茶叶、节能合同管理、清洁发展机制、碳交易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比较成熟的环境管理手段和工具,探讨如何借助基于市场的政策手段改进中国的环境管理。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探讨如何将环境专业教育与非环境专业学生特别是与管理学院、公共政策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学生的环境教育相结合;如何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与技巧;如何将学院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学习团队合作;如何开拓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提高其组织、沟通和领导水平。

  ·当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具有不同背景操着不同技术语言的学生来到我们的课堂加入到我们的团队共同研究和探索环境技术市场化的途径时,作为任课教师,我们相信他们所提交的解决方案必将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视角、多重选择的解决方案。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也许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还不够专业和全面,但是我们相信,他们的研究和探索会引起政府决策部门、工商企业、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有助于后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更有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当这些具有良好环境意识和知识的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并成为未来的领导者时,我们相信他们对环境的关心以及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追求将比我们具有更高的热情、自觉性,具有比我们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时安排:
  3个学分,50个学时(含实地考察和参加国际会议),共15周,课程最后举办“2008中国跨越式发展国际环境论坛暨中国BELL第七届年会”


  4、选课条件:
  课程招收60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其中环境、经济、法律、管理、公共政策专业或方向的学生优先考虑。同时将邀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在京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生选课。同时,也欢迎有条件的京外大学的学生选课。

  5、报名:
  课程注册自2008年2月14日启动,请拟选修本课程的同学向任课教师申请并提交一份包含个人简历的选课申请(bell@ceec.cn ),选课人数拟订为60人。申请截止日期:2008年2月20日。欢迎大家试听2004年2月21日的首次课程(www.chinaeol.net)。

  6、任课教师:

  贾峰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副主任

  张世秋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7、教学安排:
  将课堂教学与专业人士讲座、实地考察参观、学生小组项目研究、讲演和研讨会相结合 ,其中讲座部分向全社会开放。学生按兴趣在11个题目中按优先顺序自主选择3个,最后全班分为9-11个学习小组。

  8、教材:
  讲义、案例、阅读材料等将在课程网站 (中国环境在线 www.chinaeol.net )登出

  9、成绩评定:
  学生考勤、小组研究报告和学生讲演

  10、专业证书:
  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联合颁发的BELL项目课程合格证书。

  11、教学内容

  学院教学主题 (约21个学时)

  ·气候变化,科学基础、影响与对策
  ·机遇与挑战: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响应
  ·气候变化,法律基础与国际公约
  ·环境技术创新与公共政策制定
  ·挪威、丹麦环境技术创新模式案例分析
  ·环境经济政策:管制还是激励?
  ·技术创新和工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 (约5个学时)
  
· 生态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浙江宁波滕头村的实践案例)
  · 节能减排与商业机遇(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代表)
  · 有机茶与少数民族民生的改善(贵州凤冈黔峰有机茶公司)


  实地考察 (约6个学时)
  ·京能集团官厅风电场或北京安定垃圾填埋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向社会开放的环境专题讲座备选名单 (约10个学时)

  
·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曲格平教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委员会前主任委员、中华环保 基金会理事长;莫瑞.斯特朗教授,联合国前副秘书长、1992联合国环发大会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

  ·气候变化与联合国的作用
  (UNDP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兼能源与环境处处长柯其善)

  ·中国可再生能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李俊峰博士,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研究员)

  ·国际环境公约履行与中国企业创业机会
  (庄国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保对外合作中心主任)

  ·节能减排与商业机遇
  (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代表)

  ·中国生物柴油创业机会
  (冀星教授,中国石油大学)

  · 让我们共同应对
  (吴昌华,气候集团大中华区总裁)

  ·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分享
  (王立彦等)

  12、学生演讲(约8个学时)
  首次预讲(4月17日),二次预讲(倒数第1周),正式演讲与“2008中国跨越式发展国际环境论坛暨中国BELL第七届年会” 相结合,面向社会公开;除学生小组讲演外,另邀请国家环保总局领导、世界知名环境人士和跨国公司EHS总裁讲演,同时邀请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管理学、环境学院、公共政策学院、法学院的教授和跨国公司的EHS(环境、健康和安全)经理、环保NGO的代表等与会人士分享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13、学生研究顾问:
  参与课程讲座的部分讲演者将受邀担任学生研究小组顾问,顾问将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研究工作予以指导。

  14、成果:
  部分讲义和学生研究报告结集出版;

二、课程推广

  1、课程观摩
  课程向全国高校参与BELL项目和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全程开放,欢迎观摩。

  2、经验推广
  利用计划2008年6月召开的第七届BELL年会和秋季召开的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专题推广绿色课程试点经验。

三、创业基金
  为鼓励学生创业,本课程的优秀创业项目可申请“中国青年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创业基金”。



返回
“中国环境在线”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贝迩项目办公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