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论坛

 

 

 

学术界共谋驱散亚洲棕色云


  3月30日,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中科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等知名机构的官员、科学家、学者们聚集在春光明媚的北大燕园里,孜孜探讨着笼罩在亚洲上空的大气棕色云的构成发展,为早日“拨开阴霾见晴日”殚精竭虑。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出席了这场名为“大气棕色云中国科研战略”的研讨会,他在发言中谈到,大气棕色云是国际上首次在远离大陆的大洋上空发现的污染物大范围聚集,作为一个区域性环境问题,大气棕色云的发现使亚洲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格外受到全球关注。世界上60%的人口集中在亚洲,尤其是近年来亚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急剧增长,资源消耗加快,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而大气棕色云覆盖的又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加之大气棕色云问题与全球气候、水循环、人体健康、生态和农业问题等都紧密结合,因而相关的研究也成为环境科学的一个热点。中国政府对大气棕色云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国务院领导要求国家环保总局尽快组织开展科学研究。为此,国家环保总局今后要继续加大对大气棕色云研究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吸收国内各有关领域的优秀科学家,组成专家队伍对大气棕色云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加强监测站点的建设,依托现有的环境监测网站,争取在中国早日建设具有综合观测能力、仪器、设备和人员的超级观测台站,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特普费尔博士也应邀出席了今天的研讨会,他认为,大气棕色云在亚洲地区首次被发现,是与这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相关的。中国各个部门共同参与,一起调查研究大气棕色云问题,并且提供相关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令人称道。特普费尔表示,研究大气棕色云问题需要更多的观测和数据,在亚洲地区设置更多的观测点进行研究非常必要,他对中国方面对此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期待能与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一起研究和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为期一天的研讨会讨论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大气棕色云科学研究项目背景,国际、国内有关大气棕色云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就下一步中国开展大气棕色云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1995~1999年间,参与大型国际合作科研计划IndianOceanExperiment(INDOEX)的科学家在印度洋上空发现厚约3公里、面积约900万平方公里的棕色污染尘霾笼罩在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上空,形象地称其为亚洲棕色云。监测发现霾层是由高浓度的细颗粒物组成,成分主要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和矿物颗粒,霾层中还含有浓度较高的SO2、CO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后来的研究表明,棕色云现象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现象。初步的评估研究表明,大气棕色云将对大气辐射通量产生显著影响,从而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气候、水循环等,进而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笼罩在亚洲上空的棕色阴霾表明,亚洲地区的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5-03-31 中国环境



返回
“中国环境在线”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贝迩项目办公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