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李慧俊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远古时代,人类对大自然是无限崇拜的,人类畏惧自然,被动地适应自然。伴随着人类智力水平逐渐提高和社会组织结构的不断完善,人类对自然界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不但不再畏惧自然,而且利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对大自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造。
  然而,当人们沉浸于征服自然的乐趣之中时,各种后果也悄然而至,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干旱化、荒漠化……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人类对地球系统已经而且还会继续对地球系统产生巨大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自然环境不是我们欲望的函数,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攸关。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今天,我们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伦理学,以便为我们适应这种新的角色建立起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纵观许多古文明的兴衰,我们发现,这些文明之所以从强盛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循生态规律,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酿成文明的衰败。然而直至今天,我们仍未从中汲取应有的教训,甚至采用更加强大的手段破坏着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如果说,过去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破坏的只是局部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一个区域性的文明衰败;那么现在的工业文明破坏的则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难以设想,一个失衡的地球怎么能够支撑起一座庞大的文明大厦呢?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循自然之道,从自然界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几千年来,人类文明所过之处常常留下一片沙漠,这是文明的悲剧。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有数据显示,全球气温自1800年以来一直缓慢上升,20世纪是过去600年间最热的一个世纪。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面对如此前景,我们必须以人类的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坚实的行动,来弥补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应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人类社会的共同努力。




返回
“中国环境在线”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贝迩项目办公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