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霍铭群
|
长久以来,人们做事情总是倾向于线形思维,采取某一行动得到某一结果,而实际上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处于或大或小的系统中。这样,我们的某一行动除了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外(有时还不能得到)还能引起一系列我们开始并没意识到的后果,其中一些可能是违背我们本意的。
除了文中介绍的人们引进新物种和对渔业捕捞的调整的行动外,还有很多例子。很多科学上的伟大发明,在当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后来却引发了一系列人们开始没有看到也不想看到,甚至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后果。氟利昂CFC的发明就是经典的一例。1928年Thomas
Midgley Jr.(1889-1944),一位工业化学家,发明了氟利昂(CFC-12),一种不可燃、无毒的化合物,用以取代当时用作制冷剂的有毒化学品。他曾吸入该气体以证明其安全性。由于其化学和热稳定性好,不燃烧,无毒,沸点低,气液相易于转变,
CFC被广泛用于发泡剂、制冷剂、清洗剂等。但正是由于其过于稳定,在对流层中无法消耗而进入平流层,在那里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大量破坏臭氧层,使地球上整个生态系统受到紫外辐射的威胁。面对这个没有预料到的严重后果,人类采取了非常有效的协调一致的行动。1985年证实南极臭氧洞后,1987年就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 CFC等破坏臭氧层物质逐渐被淘汰而替代物将大量使用,如HFC-134a。随着人们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深入,这次人们把环境当作一个整体系统对自己的行动作了谨慎的思考。氟利昂替代品的大量使用使人们越来越不安,这些替代品会不会带来新的甚至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后来证明很多替代品是温室气体。所以人们就要在技术上和政策上进行调整。
自然界(广义上讲包括人类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在古希腊神话中,地球母亲叫盖亚,上帝通过她创造地球上的各种生命形式。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科学家们提出了作为现代地球科学、大气科学、生态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交叉最新成果的盖亚假说,复活了地球母亲的概念并赋予其现代意义,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盖亚假说认为地球本身是一个生命有机体。虽然关于生命的概念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家等有不同的定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地球系统可以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其内部各因素变化造成的影响。但这种调节是有限度的,超过阈值影响将不可被平衡,即产生不可逆变化。人类也是地球母亲之子,是地球系统中的一部分,即中国古代所谓的“天人合一”。人类活动也会造成地球系统中不可预见甚至不可逆转的非线性结果。但这并不等于人类就只能无为,正好相反,从古至今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然界相互联系规律的探究。人类现在所遇到的环境问题,都是因为还没有认清问题的本质就采取措施而造成的。只要我们在行动之前能够用系统的、非线性的思维考虑活动的结果就像上面对氟利昂问题的解决,就既能造福人类自身,并且还能欣赏地球母亲的美丽并报答她的恩惠,从地球系统的高度理解生命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