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学院 郭毓洁
|
这篇文章非常简短,它告诉了我们非常一个简洁的道理:自然绝不是简单的。
也许有人会对此发笑,甚至怀疑这句话的必要性。但是实践告诉我们,看上去越是简单的道理,就越是接近真理的。有时候,吃亏或遭受警告并不是因为愚笨,而是因为愚蠢的自大。当骄傲的人类以为自己了解了一切、掌握了一切、控制了一切时,结果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仅仅是开始了解自然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当我们认为自己开始明白了什么时,总会有完全相反的观点出来把它彻底推翻;当我们正兴奋地认为自己彻底了解了某一领域时,又会突然发现我们所知的只是冰山之一角。
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两个非常生动并且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一个是入侵物种的故事。入侵种是外来种归化的生物物种。生物学家早已得知,有害昆虫的缺乏是导致植物种类富有侵害性的关键因素,然而万万想不到的是,北美的黑矢车菊恣意繁殖的原因竟然是土壤里缺乏克制其生长的微生物。中国的外来入侵物种更是几乎无处不在。有人曾用涉及面广、涉及的生态系统多、涉及的物种类型多来形容入侵物种的特点。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现了入侵物种。另一个是限制捕鱼和海鸟的故事。欧洲北海的捕渔业曾使得贼鸥的数量增长到100年前的200倍。然而本意是限制捕渔、增加海里鱼量的政策却使得贼鸥不得不捕食其他海鸟,从而影响了海鸟的数量和生存。
“牵一发而动全身”,用这句话形容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人类惊慌失措地发现,研究地越是深入,自己越是无知的。因为大自然实在是太过伟大、太过复杂了。她更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母亲,耐心地一点一点教授着无知的孩子。于是人类不敢“造次”了,怀着一分忐忑、一丝敬畏,重新开始研究自然,并小心翼翼地论证每一个观点。作者一再强调,当我们在考虑改变环境、考虑基因食品、考虑其他新兴的环境问题时,我们必须牢记一点。那就是,人类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干预生态系统,干预的结果是无法控制、无法预知的。我们务须小心。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束手束脚,不能因为结论正确性的不确定,就放弃研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句话的真理程度甚至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在你想证明自己又多聪明时,就已经说明了自己的愚蠢。这就是大自然给我们上的一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