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棋手,通常在落子前就会想好对手可能使用的对策和自己的下一步走法,往往想得越远、把对手猜得越透的人,越是容易取得最后的胜利。
沉稳的企业家,总是在介入一个行业之前,衡量其在这一领域可能得到的利益,以及面临的风险,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才会真正开始。
优秀的科学家,总会在别人眼中看似平常的事物中,思考的更深入一些,多做一步推理,而得到令人瞩目的成就。
……
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习惯,就是在做一个决定之前都要比别人向前多想一步。然而就是这些聪明人在面对自然时也会这样顾此失彼: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欧盟决定减少北海内的捕鱼量,这是在正确和简单不过的减法关系,然而问题却随之而来——当地海鸟的数量因为捕鱼量的降低而减少。因为有这样一条响应链没有为人们所注意:捕鱼量减少,使处于食物链最顶级的食肉动物贼鸥的食物来源之一——渔船的残留物(如剩饭菜等)减少,填不饱肚子的贼鸥只能以其他海鸟作为食物,而贼鸥食量的5%就相当于上千只海鸟。
海啸席卷过的那片美丽的沙滩边,曾经也不乏著名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然而当一切在顷刻之间化为废墟之后,我们不禁会反思,难道他们当初在看好当地良好的市场前景的同时,就没有再想到这样的海滨地带有可能面临的自然灾难吗?连邻近小岛上原始部落都能集体躲过的灾难,为什么我们聪明的企业家一点应对的措施都没有?
……
由此,不禁会问,为什么我们在自然面前会显得这样无知和柔弱?
自然界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其中的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网状的关系系统之中,又会存在着大小、周期不同的,或正或负的反馈环。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会触动这个关系系统中的环节,从而进入整个系统的反馈体系之中,各种行为的影响或许会在系统中逐渐削弱,或许会逐渐增强,像“蝴蝶效应”般产生极大影响。
自然界有宽容的胸襟,却使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趋于麻木。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物质都有一定的承受外界破坏、冲击的能力,如水、土壤、空气对于污染物都有一定的扩散和降解能力,使之保持正常的功能。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当破坏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其质改变。然而这个积累的过程往往是一段很长的时间,通常会超出人们所从事事业的周期乃至人们生命的周期,于是人们把自然界赋予的特权作为理所应当拥有的权利,而不把失去这种权利所要面临的困难纳入到靠虑问题的范畴之中。就算大自然偶尔也会对人们实施一定的惩戒,然而阵痛过后大多数人们最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个人利益所在。
那么我们要继续这样无知和柔弱下去吗?回答必然是否定的。
下棋我们可以有输有赢,企业破产后还可以东山再起,科学试验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但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就代表着灭亡。在这盘与自然对阵的棋局中我们的所作所为已经把自己推到了生死边缘,继续维持现状必然会导致毁灭,所以我们需要理清自然庞杂系统中丝丝缕缕的脉络,需要有更长远的目光和深刻的思索,许要所有人在做自己的决定之前都要再多想一步。
与自然对阵的棋局,我们不需要胜利,因为暂时的胜利也许隐含更大的危机,我们只要一个平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