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并不简单

大卫铃木


  人们通常都喜欢简单的答案。因为其然,而所以然。简单的因果关系。
  然而自然并不按照所期望的那样发展。自然常常就在我们刚刚认为找到解决方法时,出现了另外的想法而扰乱了我们预期的打算。尽管我们科学技术有着很大发展,但是人类对于生态系统也只是刚刚开始有所了解。
  考虑一下外来入侵物种。每种动植物都是通过进化演变来适应其在特定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而这些物种的数量通常是受控于其它的一些因素,比如气候、掠食动物以及可获食物等。当我们把一个物种从它的原产地迁出至其他地方,面对新的挑战,这个物种或者面临灭绝,或者发现它根本并不会受到外界强迫因子的约束。
  如果发生了后者,那么这个物种即成为了“入侵物种”。也就是说,它可能兴盛于此,从而对人类造成危害并且压制其本地物种。事实上,入侵物种也被认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一个主要因素。生物学家很早就已经证实,是否存在昆虫天敌是决定一种植物能否成为入侵物种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情况显然要复杂得多。现在我们又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与能否成为入侵物种有关的因素,即土壤微生物。
  大多数人都认为土壤是无生命的物质,但事实上它充满了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或者可以增强植物生长繁殖的能力,或者起阻碍抑制作用。最近一篇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介绍了黑矢车菊的例子,黑矢车菊随着紫花苜蓿种子的进口而传入北美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并不是由于它缺少昆虫天敌,而是由于土壤微生物天敌的匮乏。在欧洲和亚洲,特殊的土壤微生物可以抑制黑矢车菊成为入侵物种,而这些微生物在北美的土壤中并未发现。
  正如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土壤微生物会对一个物种的兴盛起着如此大的作用一样,极少数人会想到减少捕鱼以保护鱼类资源的措施竟然会对海鸟种群不利。然而,在欧洲的北海这恰恰就发生了。
  北海的一个顶级捕食者——大贼鸥曾经极大地受益于商业性捕鱼的屑物。多少年来,它们已经学会以鱼内脏和从渔船上被抛回的小鱼为食,并且吃的很好。正因如此,大贼鸥的数量已经达到100年前的200倍。
  然而,北海的鱼类资源由于多年的过度捕捞而陷入困境,于是欧盟新的政策规定减少捕鱼以期鱼类资源得以恢复,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大贼鸥食物的减少。
  为了解决饥饿,它们只好转向其它海鸟为食,如角嘴海雀和三趾鸥。
  对于其它海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最近有报道指出,那些被大贼鸥捕食的海鸟的数量如果有5%的增长,则会造成其他海鸟每年数以千计的减少。在一些地区,大贼鸥的掠食行为已经达到无法承受的程度,作者也指出,“这对于其它海鸟群落呈现了严重的潜在威胁”。
  我们必须谨记,自然并非按照简单的线性模式运行着。自然系统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相互制衡的体系。人类已经具备足够强大的力量来扰动自然系统,并且会产生难以预知的后果。这正是我们所需时刻铭记的一点,尤其当考虑到气候变化、转基因食品和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谨慎小心!
  我们无法预测事情将怎样发展进行,因为在自然界答案往往没那么简单。




返回
“中国环境在线”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贝迩项目办公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