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公元两千,这个难忘的千禧之年,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那首地球村的歌:
“万物之灵的人类啊,……”
反思自身,无可讳言的是,我是人类的一员,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这个简单而复杂的字;自然,这个浅显而深奥的词语。人与自然加在一起,就是我所关注的世界。
之二
人类沾沾自喜的自封为地球的主宰,却把地球抛弃在一边。
苦旅归来的余秋雨写到,当这个人字过分被大写,宽大的两翼也会在大地上投下阴影。
当全世界的目光注目者飞往另外的太阳系的飞船踏上不归的征程,回望地球的卫星却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放任紫外线肆无忌惮的到达地表。
之三
民以食为天,就拿食物相关的方面来看:
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而扩大农田面积,却导致了森林滥伐,草原滥垦;
为了解决粮食单产的问题而使用化肥,却导致了土壤板结,水体营养化;
为了解决作物虫害的问题而喷洒农药,却导致了益虫锐减,害虫产生抗药性;
为了解决品种匮乏的问题而引进物种,却导致了生物入侵,本土生物多样性锐减;
为了改良作物品质的问题而修改基因,可能导致的问题还难以预知。
为什么为了简化问题而提出方案,却发现将面临着更大的麻烦。
也许最大的麻烦就是人类的存在,但人类怎能用自取灭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之四
有时我不得不怀疑,人类的认识能力是否足够,足够到可以穷尽自然的规律。
某位先贤说过,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
如果人类的进步必然以自然的牺牲为代价,那么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
之五
在非线形科学中接触了混沌效应,虽然不能说我深谙其中原理,依然对自然的规律感到匪夷所思。
简单的说,非线形的体系中,初始条件的微小改变可能在自反馈中放大,使得最后的结果变得迥然不同。不能简单的通过输入系统的初始值预测到输出结果,这样,混沌就发生了。
人类宁愿求助神灵,也不愿面对混沌。
可是,自然就是混沌的系统。既然南美丛林中一只蝴蝶扇动着的翅膀可能导致一场席卷北半球的风暴,地球,这个目前人类所知的最大的生态系统,焉知是否会因为现在的一点点改变而走向崩溃。何况,更危险的是,人类的活动的影响正在与日俱增,其规模与程度已经呈现压倒性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