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的这篇小文举了两个例子:北美的斑点矢车菊的入侵,欧洲北海减少渔业捕捞对当地水禽数量的影响,说明自然界的神奇所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互相制衡的状态。
这篇小文令我想起了恢宏的“后天”……
令我想起了引起广泛争议的三峡水电站……
也令我想起了“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环评风暴……
无疑的,自然界的真实存在经过过成千上万年的历练,在人类广为不知的领域存在着一系列的平衡。然而:人类发展的过程,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生态系统得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严重的后果接二连三。
富有自省精神的部分人开始了对环境的关注,发出急切的呼声:考察论证缓行。回过神来的人说:慎重,科学决策。这里:关键点在哪里?——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意味着对各方面的影响进行真实的考察,综合的评估;科学决策意味着听取不同的声音,进行全面的判断。科学决策意味理性的思考。科学决策意味着公众的参与。科学决策意味着慎重的行动。科学决策意味着能力、制度和保障。
完善科学决策,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使得更多的相关人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建立专家咨询制度,通过专家对决策方案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进行研究,尽量避免决策失误或少失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这也是十六大明确指出的要求;建立决策责任制度,避免决策者“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科学决策决定着政府的执政能力,考验政府的执政水平,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科学决策本着为自身负责的态度,严谨求实,保障人类社会的明天。
最后:引用David语:
And we can't assume we know how things will turn out, because
with nature, the answer is rarely simple.
So we people must be cautious about our action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