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Nothing simple about nature》心得

张敏思


   读到David Suzuki先生写的“Nothing simple about nature”一文,觉得心绪难平。

  首先这个题目就很能引人注意。用否定加反义的形式,显示出作者强烈的语气:自然界的规律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文章开头便说明了人们普遍的自大心理,然后直接转折,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斑点矢车菊的入侵影响了土壤中的微生物,限制渔业促进了海鸟的繁殖。这些例子都很能说明问题。人类其实是在没有弄清楚生态系统规律的情况下,就随意地改造自然界,造成严重的后果。

  人类这种盲目自大的心态来源于“人是万物之灵,天下主宰”的思想。迄今为止,人类确实是最高级的动物而区别于其它动物。有了这种心态,于是人类就开始按自己的意愿任意改造自然,比如毁林开荒、捕杀生物等。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和经济),社会的进步,这种对自然界的改造已是变本加厉:耕地变为水泥地、绿地成为工厂、大量捕杀使得无数种生物灭绝……人类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可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今,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是面目全非。

  人类的破坏行为也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往往是人类有一种破坏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相应的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然后又产生了对人类不利的影响。人类只是以为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就可以了,但随即又发现新的问题,于是又努力去解决新的问题,然后再发现问题…… 如此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越来越大,后果也越来越严重。人类已经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那就是生存环境在逐渐恶劣。自然界的联系是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一旦被严重破坏,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难恢复,就像一句话所说:“许多看起来不相关的事物,其实都是有关联的。”现在看来,人类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对自然界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一次又一次的深刻教训,已经促使人类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就像David Suzuki先生在文中大声疾呼“我们必须牢记,自然界绝对不是简单的、直线一样的体系!”是的,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点。地球几十亿年历史形成的自然界的复杂体系,让生存了几百万年的人类改造了,想想真是可怕。人类的能力是强大的,但也要与生存的环境相适应,否则人类只能自食其果。人类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自然界的规律,不能想当然、违背规律行事。要达到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任重而道远。




返回
“中国环境在线”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贝迩项目办公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