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王佳
|
自然界是非线性的,是具有混沌、分形等性质的复杂动力学系统。本文的作者以浅显易懂的文字、生动真实的例证给我们通俗地展示了这一事实。这是人类自然科学界的晚近的认识,也给人类的自然观、世界观带来了新的启迪。
何谓新的启迪?我将其概括为人类应该重新“畏惧”自然。
回顾过去,人与环境(自然界)的关系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概括说来就是从畏惧到适应,再到征服。自然界对人的束缚越来越小。从最初的“皇天后土”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再到“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人类已经将自然界从神圣崇高的“神”变为了庸俗而实际的“经济因素”。聚居区建起了城市、村庄,四周种上了“神农氏”的百草,再用四通八达的道路连接起来,而电磁波、光缆等又将地球的物理距离彻底的销毁。假如月亮长着眼睛,她一定会为地球在短暂时间内的面目全非感到惊讶不已。人类早已经将自己当作了地球的主人,凭借人类自身文明的积累,恣意的改造地球。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界曾经被全人类当作文明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大书特书。
如今,这一切都要重新评估了,因为人类开始发现自己错了。正如《Nothing simple about nature》作者所言,每当人们按照人类文明指导进行改造之后,却总有不确定、意料之外的报复事件发生。六六六的发明、使用和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本身造成的污染,催生了“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化石燃料的使用,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灭火器、发胶、冰箱、空调的使用又使“天被捅了一个窟窿”……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自然界的深刻性质与规律还是人类难以完全把握的。当我们欣喜地回顾自己掌握了无与伦比的科学技术时,抬头向上看,自然界的奥秘与运行机制却还远在天边。自以为是的行为总会受到无情的报复;一厢情愿的“冲动”终于导致“惩罚”。
虽然现今社会,完全意义上征服论的自然观已经不很盛行,人类出于对自己现状和未来的担忧开始保护地球。人类进行立法约束自身行为。但是在伦理学上,人类还缺乏将自然界平等对待甚至是视若尊长的敬重。所以,我说,人类应该重新“畏惧”自然,将其视做人类尚未完全了解的尊长,给其独立的人格。给其独立的人格,才能使人类从伦理到法理上真正平等的对待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