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一、课程描述

  
开课时间
:2005年春季
       
  主  题:环境技术的市场化与政策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拟研究的环境技术: 生物柴油、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有机食品、酒精燃料、煤气化、排污权交易、绿色包装

  地点:北京大学电教314教室
  时间:自2月25日起至6月3日每周五晚 6点至9点

  1、背景

   •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这样面临如此巨大的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既要保持连续20多年年均9%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遏制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

   • 2002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1.33%,比例之高在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但环境质量仍令人堪忧。2003年度七大水系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8.1%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32.2%的断面属Ⅳ、Ⅴ类水质,29.7%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在重点监测的340个城市中,约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气质量劣于三级。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远高于环境容量,国家环境安全形势严峻。

   • 2003年夏季,中国17个省市拉闸限电;进入冬季以来华东、华北、华南近10个省市拉闸限电,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2003年,全国用电增长速度高达14.7%,2004年用电量预计增长14.5%,拉闸限电的省级电网超过27个,2004年电力缺口大约3000万千瓦;专家预测2005年还将会有10.5%的用电增长,电力缺口大约为1500万~2000万千瓦。

   • 自1993年中国成为原油进口国以来,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2003年中国共进口原油9112.63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36.1%。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预测,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将达1.2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在中东石油主产区政治不稳定,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中国的国家能源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高达60%以上,国家能源安全堪忧。

   • 2004年1—10月全国煤炭产量达到了15.7亿吨,同比增长19.1%,全年产量接近20亿吨。德国煤炭进口商协会估计,2003年全球烟煤产量为43亿吨,中国以17.36亿吨位居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40%多。消费量高达16.57亿吨,亦居世界第一位。

   • 减少对石油的需求,建立以中国相对丰富的能源如煤炭、天燃气为基础的能源产业结构,发展煤气化等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柴油等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保证。

   • 如果未来中国的经济也重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走过的道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保持为1,2020年中国的能源总需求将会达到40亿吨标准煤。

   • 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目标计划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达到4万亿美元。如果不变革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加速开发节能技术和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的替代能源,中国将面临严峻的能源与环境安全问题。

  2、教学目的:

   •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环境类公共选修课,这对传播环境科学知识、提高青年一代的环境意识以及推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 在已开设的课程中,绝大多数都是理论课和基础课,如环境科学基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而涉及工商企业环境管理、环境投资和金融、绿色营销、企业绿化等应用类、实务类课程不多见。本课程意在透过环境技术市场化这个题目来调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需要之间的供求关系,培育具备可持续发展思想、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 为增强教学的“实战”效果,我们在2004年的课程中选择了9门环境技术作为学生的研究题目。在2005年春季的课程中,我们进行一些调整,精选生物柴油、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酒精燃料、有机食品、煤气化、绿色包装等位居环境技术前沿、深具市场化潜能、且为全球环境界称道、并已引起投资商关注但并未全面付诸实践的环境技术为话题,研究以上技术市场化的途径。同时,我们还挑选了排污权交易、清洁发展机制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比较成熟的环境管理手段和工具,探讨如何借助基于市场的政策手段改进中国的环境管理促进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

   •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探讨如何将环境专业教育与非环境专业学生特别是与管理学院、公共政策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学生的环境教学相结合;如何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与技巧;如何将学院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学习团队合作;如何开拓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提高其组织、沟通和领导水平。

   • 当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具有不同背景操着不同技术语言的学生来到我们的课堂加入到我们的团队共同研究和探索环境技术市场化的途径时,作为任课教师,我们相信他们所提交的解决方案必将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视角、多重选择的解决方案。

   •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也许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还不够专业和全面,但是我们相信,他们的研究和探索会引起政府决策部门、工商企业、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有助于后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更有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当这些具有良好环境意识和知识的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并成为未来的领导者时,我们相信他们对环境的关心以及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追求将比其前辈具有更高的热情和自觉性。

  3、课时安排:
  3个学分,50个学时(含实地考察和参加国际会议),约15周,课程最后举办“2005中国跨越式发展国际环境论坛暨中国BELL第四届年会”


  4、选课条件:
  课程招收60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其中环境、经济、法律、管理、公共政策专业或方向的学生优先考虑。同时将邀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在京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生选课。
  为鼓励外校学生选课,我们将为外校学生提供百分之五十的选课费资助。同时,也欢迎有条件的京外大学的学生选课。

  5、报名:
  课程注册自2005年1月15日启动,请拟选本课程的同学向任课教师申请并提交一份包含个人简历的选课申请,申请截止日期:2005年2月15日。并欢迎大家试听2004年2月25日的首次课程。申请请同时发送到bellcourse@chinaeol.netefforr@vip.sina.com

  6、任课教师:

  贾峰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副主任

  张世秋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7、教学安排:
  将课堂教学与专业人士讲座、实地考察参观、学生小组项目研究、讲演和研讨会相结合 ,其中讲座部分向全社会开放。学生按兴趣在9个子题目中按优先顺序自主选择3个,最后全班分为6-9个学习小组。

  8、教材:
  讲义、案例、阅读材料和专门网站 (中国环境在线 )

  9、成绩评定:
  学生考勤、小组研究报告和学生讲演

  10、专业证书:
  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由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联合颁发的BELL项目课程合格证书。

  11、教学内容

  学院教学主题 (约21个学时)

  · 21世纪的中国:环境-经济-社会能否多赢?
  · 法律、管理与社会关系调整
  · 环境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 环境经济政策:管制还是激励?
  · 技术创新和工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政策创新和工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企业公共关系新课题:构建与政府、NGOs、公众、媒体的伙伴关系

  案例分析 (约5个学时)
  
· 循环经济(施乐再生产和柯达一次性相机的案例)
  · 生态农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浙江宁波滕头村的实践案例)
  · 公交优先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美国波特兰、华盛顿特区和瑞士苏黎世的公共交通的案例)


  实地考察 (约6个学时)
  ·北京安定垃圾填埋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或
  ·北京市一清集团北神树垃圾填埋场

  向社会开放的环境专题讲座备选名单 (约10个学时)

  
·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曲格平教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委员会前主任委员、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
  莫瑞·斯特朗,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银行行长高级顾问、国际金融论坛大会主席、1992联合国环发大会秘书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主任)

  ·绿色贸易壁垒,中国入世后的双刃剑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前副局长,国务院参事叶汝求教授)

  ·再生能源技术、现状和应用前景分析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李俊峰博士)

  ·国际环境公约履行与中国企业创业机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宋小智)

  ·全球气候变化公约:中国的挑战和企业的机遇
  (外交部 高风司长)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公共关系
  (通用电器有限公司环境健康安全经理Proctor, Ellen LW)

  ·中国生物柴油创业机会
  (中国石油大学冀星副教授)

  ·消费者手中的绿选票
  (吴昌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研究部前主管)

  ·造就适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工商业领导者
  (Rick Bunch,Execute Director of Bainbridge Island Sustainable Institute )

  ·世界能源趋势发展报告
  (埃克森美孚公司专家)

  ·从环境影响评价到企业的社会责任
  (班杰明 Sinoshere Corporation)

  ·环保NGO的地位与作用
  (香港地球之友总干事吴芳笑薇、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美国律师协会中国项目代表莫惠兰Allison Moore)

  12、学生演讲(约8个学时)
  首次预讲(倒数第5周)
  二次预讲(倒数第1周)
  正式演讲与“2005中国跨越式发展国际环境论坛暨中国BELL第四届年和会” 相结合,面向社会公开;除学生小组讲演外,另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国家环保总局领导、世界知名环境人士和跨国公司EHS总裁讲演,同时邀请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管理学、环境学院、公共政策学院、法学院的教授和跨国公司的EHS(环境、健康和安全)经理、环保NGO的代表等与会人士分享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13、学生研究顾问:
  参与课程讲座的部分讲演者将受邀担任学生研究小组顾问,顾问将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研究工作予以指导。

  14、成果:
  部分讲义和学生研究报告结集出版;

二、课程推广

  1、课程观摩
   课程向全国高校参与BELL项目和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全程开放,欢迎观摩。 对来自西部高校的教师我们将提供部分交通和住宿补贴。

  2、BELL 年会
   利用计划2004年5月召开的第4届BELL年会,专题推广绿色课程试点经验。

三、鸣谢:埃克森美孚中国有限公司



返回
“中国环境在线”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贝迩项目办公室制作